close

設計概論第三次作業-傳統工匠訪談 剪黏師傅
訪談對象:板陶窯 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創辦人 陳忠正
園區: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5-1號

1394369_10202194237968619_1573819525_n.jpg  

指導老師:楊裕富博士
組員:B10133301吳司蓓B10133208陳昱昕B10200072洪嘉妘B10200078施竣耀B10200094林政和

Q1:當年您會選擇這個專業的契機是?
A1:因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,剛好有親戚在從事這個行業,在因緣際會之下,就開始當剪黏的學徒。

Q2:如何保存這個文化,推動文創運動?
A2:剪黏通常做在廟宇上,要在屋頂上施工,太陽很大年輕人無法接受。因為做這個行業很辛苦,這一代年輕人不願意做,所以很難保存。

Q3:從學徒到出師大概幾年?
A3:1~2年會開始產生興趣,大約3~4年就可出師

Q4:有安全上的疑慮嗎?
A4:會發生意外通常都是自己的疏忽,前一天晚上喝酒太累,隔天精神不濟還要上工爬高,再加上安全護具不普及,才會有意外發生。

Q5:機械工具發達後有沒有使作業流程變快速?
A5:有,差很多,以前沒有小金剛吊車來吊水泥,都是純人力扛上廟的屋頂,要不然就是用繩子拉上去。水泥以前純手工攪拌很不均勻,現在有機器(角頭)方便很多。

Q6:現在有沒有想要收徒弟?
A6:忙不過來,也不想收,因為現在年輕人留不住。

Q7:做過最滿意的作品?
A7:新港奉天宮上的龍

 

1463570_10202194241928718_1432130057_n.jpg  

熟練的剪黏讓廟頂的動物栩栩如生

 

其他照片

 

1399437_10202194254129023_1151496434_o.jpg

剪黏粗胚(1)

 

1412565_10202194254289027_1434552866_o.jpg

 

剪黏藝術品(魚)

 

 

1425444_10202194254089022_283934596_o.jpg

剪黏粗胚(2)

 

1461326_10202194247368854_231182732_n.jpg  1463991_10202194247888867_97263811_n.jpg 1469956_10202194249128898_1294699325_n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dward White 的頭像
    Edward White

    1601428663

    Edward 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